中国火箭首发两枚北斗卫星 加速导航系统组网
中国火箭首发两枚北斗卫星 加速导航系统组网
2012年05月02日 17:17 来源:中国新闻网
中国第十二、第十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,30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“长征三号乙”运载火箭以“一箭双星”方式成功发射升空。这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、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“一箭双星”方式发射导航卫星,也是中国首次采用“一箭双星”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。
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、“两弹一星”元勋孙家栋院士表示,这对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下一步的建设与发展、尽快实现全球覆盖,将是“非常非常重要的基础”,掌握“一箭双星”乃至一箭多星的发射技术和能力,对加快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进程、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。
“一箭双星”提高组网效率
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郭树人研究员说,2012年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组网建设的最后一年,按照组网时间表,年底前将完成区域组网所需16颗卫星的发射,“一箭双星”方式将使组网效率大大提高。
“一箭双星”这种发射方式对于提高北斗系统的组网效率,降低整个组网经费的作用非常大。这次发射是北斗系统第一次采用“一箭双星”方式进行组网发射,也是中国第一次对于高轨卫星实施“一箭双星”的组网发射。这两颗组网卫星的成功发射,将进一步提高北斗系统的区域覆盖性能,包括精度和稳定性。同时,还将进一步验证中国对2万公里高度轨道卫星实施“一箭双星”发射技术的可行性。
郭树人称,今年中国还将发射3颗北斗导航组网卫星,完成亚太区域组网,在这3颗卫星中,有2颗仍计划采用“一箭双星”发射。今后,中国将更多采用“一箭双星”发射方式来实施中圆轨道(MEO)卫星的星座组网。
“长三乙”火箭使用6项新技术
“长征三号甲”系列中的“长征三号乙”火箭是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,也是发射高轨道卫星的主力火箭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“长征三号甲”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介绍说,为满足这次“一箭双星”发射任务需求,“长征三号乙”火箭在其标准型基础上有较大改进,使用了双星串联外支撑技术、双星发射轨道设计技术、双星轨道分离技术、中圆轨道发射技术等6项新技术。同时,火箭整体上还有26项适应性的状态变化,包括整流罩设计、火箭总体设计、双星分离系统设计、发射轨道设计等。
使用6项新技术并有26项状态变化的“长征三号乙”运载火箭,其研制过程经历方案设计、初样设计、试样设计3个阶段,整个研制过程中共进行26次大型地面试验,主要包括全箭的风洞试验、振动试验、模态试验、仿真试验,还有所有新研制部段的结构静力试验、噪声试验等。她说,“这次‘一箭双星’的发射涉及到的状态的变化包括新技术、新状态变化,都要通过这些试验来验证,这些地面试验是必须做的”。
姜杰表示,改进后的“长征三号乙”运载火箭主要执行“一箭双星”发射任务,其一枚火箭可以完成两颗卫星发射,既提高了发射效率,也提高了发射能力,对中国航天运载技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。
发射场多举措确保北斗双星顺利升空
中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孙保卫指出,这次用“长征三号乙”运载火箭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,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严格意义上第一次“一箭双星”任务,与原来曾经发射过一大一小顺便搭载小卫星的“一箭双星”有很大区别,此次两颗卫星的重量、性能完全一致,而且它们俩入轨后和火箭的分离时间有严格要求,对发射场的发射精度有很高要求。
为达到确保北斗双星顺利升空的发射精度要求,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方案制定、队伍演练和对航天产品测试等方面,采取一系列严格措施,包括发射时段的窗口选择、推进剂的剂量确定、对所有参研参试人员进行针对性训练、严格测试航天产品等,“就是要把发射场五大系统的各项工作做到位,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,不带隐患上天”。
孙保卫表示,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今年还有两次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任务,要发射3颗北斗卫星。发射场系统将和航天产品研制部门一起制定方案、培训队伍,使所有设施设备的各项工作精确到位,以确保后续每次卫星发射任务圆满成功。